传播与设计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1年第2次集中学习
4月14日上午,传播与设计学院在学院党员之家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2次集中学习。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高校及有关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贺信精神。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代院长黄毅同志主持。

在提前自学全文的基础上,学院中心组成员分别导读了部分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贺信。学院党委书记、代院长黄毅同志导读了《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2018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正逢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北大师生中间,与青年学生谈理想、话奋斗,给予青年谆谆教诲和成长指引,饱含关怀,充满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鞭辟入里,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深刻论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提出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当代青年的成长路径,要求青年学生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深刻阐述了当代青年所处的历史方位。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深刻阐明了当代青年的前进方向。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使命初心,用总书记的要求塑造青年学生,引领青年学生一代把人生价值建立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基石上,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
学院党委副书记黄伟娥同志导读了《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时的讲话》《习近平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在考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严格和三个非常过硬的要求。在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近年来大力倡导的一项举措。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基层是高校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最好课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而目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基层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相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还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等等问题。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建杰同志导读了《习近平考察西安交通大学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西迁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的理解,“西迁精神”内涵丰富,是胸怀大局的爱国精神;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敬业无私的奉献精神;是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今天,我们要弘扬“西迁精神”,关键还是听党的话,跟党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小家”服从国家这个“大家”。新时代高等学校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要坚持党中央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之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确立他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党委委员、教授张志安同志导读了《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特别是敦煌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价值。仔细学习他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增强跨文化传播的知识传播,实践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积极启示。我们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增进中华文化和中西方文化比较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媒介考古学的角度进一步去研究文化传承、传播,进一步探索跨学科视野下的学术创新。
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卢家银同志导读了《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我国年轻一代应该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五四运动给我国带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最为重要的是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开启和推动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运动和后来至今的社会主义发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在当前,面对各类社会思潮和国际压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实质就在于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主体作用,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教授武汇岳同志导读了《习近平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哈工大和我们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综合实力都有着相似之处。结合今年春季工作会议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如何结合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做到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相长,致力于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实现校长强调的“扎好马步”、“登堂入室”,进而拥有“一席之地”,将成为我下一阶段工作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邓理峰同志导读了《习近平考察暨南大学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暨南大学的讲话有五个要点:立德树人、办出特色、暨南精神和弘扬中华文化、金字招牌、融入大湾区建设。前面四点在习总书记视察其他高效的时候,多少都有提及。而第五点对于地处粤港澳湾区的高校而言,就非常特别。湾区融合发展作为大系统,高校作为小系统,两个系统是高度关联和密切互动的。我们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关联起来,融入大湾区建设这个大系统当中。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尤其要在湾区社会融合、民心凝聚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为湾区建设及发展贡献力量。
黄毅同志在总结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从根本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道路、方针、原则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院师生党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法,联系实际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真正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指导教书育人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