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构中国叙事体系:国际新闻传播学子使命所在——2022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会纪实
2022年11月9日,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织2022级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的同学以线上学习交流会的形式,开展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教授、党委史海新副书记、副院长邓理峰副教授、新闻学系主任龚彦方副教授、新闻学系副系主任刘颂杰副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点主任杨柳副教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管林嘉琳助理教授、团委书记梁洁瑜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学习交流活动。
钟智锦院长发言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闭幕,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重要报告(下称“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在学习交流会上,钟智锦院长开宗明义指出国际新闻传播项目的战略意义,指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具备现实重要性,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新闻传播项目学子的使命所在。研读报告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学习的重要步骤。
钟智锦院长提出了对同学们的3点期望:一是打好基本功,牢牢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外语采写编评技能;二是密切关注国际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动向;三是积极利用学院现有平台积极进行国际传播实践。
学生学习心得分享
同学们随后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 国际新闻传播班班长程渝结合报告分享了自己平时的阅读体会,认为要追本溯源,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奋斗史。
-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龚弋航认为,面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演变,应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接力书写者、答卷人。
- 学习委员李佳佳表示,要从小事做起,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内知国情、外懂国际的新青年。
- 组织委员杨千航认为,要踏实学好本领,发挥好外语优势,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新闻传播学党支部组织委员叶紫瑜从坚守文化立场、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3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
- 国际新闻传播班团支书彭逸铵认为,应思考如何让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师生交流环节
在师生交流环节中,学院领导与老师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 史海新副书记分享了自己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述后收获的启迪,并重申了报告中对青年的要求,鼓励同学珍惜学习机会。
- 邓理峰副院长结合个人阅读经历与中资企业走向海外的多个案例,对“现代社会的困境”和“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走出不同于欧美西方社会现代化道路,做了基于自己理解的剖析。
- 新闻学系主任龚彦方副教授讲述了自己在美国读书时担任校报记者的经历,鼓励大家搭建多元学科知识架构,站在更宽广的国际历史格局上,探索如何进行国际传播实践。
- 新闻学系副系主任刘颂杰副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了3个要求:一是从历史看当下,了解世界何以成为今天的世界;二是从中国看世界,从中国受众的视角报道国际事件;三是从世界看中国,避免自说自话式的国际传播。
- 院团委书记梁洁瑜老师期望同学能积极完成每周的青年大学习,带动党团学习氛围,同时自律做好日常防疫工作,支持学院和班委的工作。
最后,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点主任杨柳副教授进行总结。她期待同学好好学习、心态归零、打磨技艺,实现个人价值,传递好中国声音。
本次学习交流活动在同学和老师们的“云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