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腾讯大粤网联合发布《广东政务微信报告》
我院与腾讯大粤网联合发布《广东政务微信报告》
2015年,广东全省开通运营政务微信数量超过1700个,位居全国第一!这是11月25日下午在广州广东大厦举办的“互联网+智慧粤政”2015广东互联网政务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该论坛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腾讯大粤网共同举办。张志安院长、王天琪书记、张宁副院长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做了重要讲话。
论坛发布了由我院林功成博士带领团队完成的《广东省政务微信201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统计,目前,全省政务微信公号达到1772个,比去年增长约2.53倍,整体规模在全国居首位。涉及公安、法院、纪委、共青团、政府新闻办等各个部门,覆盖广州、深圳、珠海、清远、佛山、东莞、肇庆、江门等21个城市。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即时通讯工具政务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已然成型。
一、订阅号飞速增长,服务号潜力无限
张志安院长在论坛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省政务微信订阅号整体保持飞速增长,但如何加强互动将是未来发展重点,服务号则在活跃度上有所提高,具有无限潜力。具体来看,今年订阅号的活跃程度比去年明显提高,总体表现非常活跃。从回复速度和实用性来看,订阅号的互动性有所提高,近七成的服务号能够及时回复,1/3回复的内容具有实用性。与去年相比,本年度订阅号阅读量的总平均值增长了近三倍,点赞量总平均值亦增长了近四倍。而对于服务号来说,半数政务微信服务号实用性高,在所提供服务功能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表现优异。
二、打破隔层、拉近对话智慧政务社会功能凸显
随着政务微信对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渗透,其社会功能也逐渐凸显。如今,用微信了解国家、省市最新政策动向、查询天气交通信息、看病预约挂号、社保个税查询、求职找工作等已逐渐融入广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政务微信融入并推动社会治理水平和百姓生活质量提升,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对于“如何更好的运营政务微信”这一问题,张志安院长在发布报告的同时也给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营造结构化运作空间,建立内部绩效激励机制,提高部门开放交流及创新程度;二是内外协调联动,平台传承协同;三是应有用户导向思维,加强公众参与。
我院将持续对广东政务微信的发展进行追踪,未来将加大与业界的合作,更好的服务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