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传播革命”政治传播讲习班

发布人:管理员

“未竟的传播革命”政治传播讲习班

       4月15日,约翰·基恩主讲的“未竟的传播革命”政治传播讲习班完成全部授课。该讲习班于4月6日开始,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包括五次主题演讲和一次“中西之间的公民身份”工作坊,以英文授课和讨论的方式进行。讲习班参与者包括政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以及政务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

       政治传播讲习班主要为中山大学的政治传播学硕士开设。政治传播学硕士为传播与设计学院和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培养的全日制交叉学科硕士,两个学院每年各自招收5名学生,采取合作授课、联合培养的模式。两学院还对政治传播专业实行双导师制,10名学生在政务学院和传设学院各拥有一名指导老师,从而同时获得政治学和传播学方面的专业指导。此次活动则是两个学院主办,专门邀请政治传播研究方面的专家基恩来中山大学开设政治传播讲习班。
       主讲约翰?基恩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悉尼民主网络中心创办人。基恩教授生于澳大利亚,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曾任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现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悉尼民主网络中心创办人和现任主管,研究领域主要是政治传播、国家新闻传播、民主体制、政治全球化、社会运动。基恩教授著作等身,《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媒体与民主》、《一种政治生活:潘恩传》、《暴力与民主》、《全球公民社会》、《民主与公民社会》、《民主的生与死》等都是他的重要作品,他在一部部作品中不断完善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
       基恩教授围绕“未竟的传播革命”这一主题为中山大学进行了五次主题演讲。包括“On Communicative Abundance”、“The Need for Wild Think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ts Critics”、“Why Google is a Political Matter”、“Silence and Communication”。4月10日,基恩教授还参与了“中西之间的公民身份”工作坊,并作了主旨发言。
       政治传播是基恩教授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他认为政治传播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缺失,政治学者往往忽视媒体的角色,目前在悉尼大学政治学和传播学之间很少对话。“我是他们的弥合者,努力促使他们对话”,基恩教授则充当政治学者和传播学者的桥梁。基恩教授在民主理论方面孜孜以求,“民主是我一生的主题。”但与其他政治学者不同,基恩更加强调媒体在民主中的角色,“监督式民主”(monitory democracy)是他近年来主要倡导的民主理论。基恩教授认为“监督式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审查机制,传播媒介而非民族国家制度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基恩教授在系列演讲中也反复强调互联网传播革命与民主的关系、全球媒体事件与全球公民的关系等等。
       基恩强调理解互联网传播革命的四个重要方面:传播方法论、概念重要性、历史感和全球视野。在“On Communicative Abundance”的讲座中,基恩认为任何社会都是被各种各样的传播和交往方式所建构的,传播的模式塑造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在互联网这一轮传播革命中,传播深度介入和渗透到个体生活中,导致隐私的终结,而传播革命的趋势是“混合媒介”。“The Need for Wild Thinking”是基恩特别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他认为研究和思考问题需要运用“野性思维”,淘汰陈旧概念,积极运用新概念。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ts Critics”的主题演讲里,基恩教授强调互联网这场传播革命的一些弊端,如社会孤立、非理性讨论、过度自负和自卑、匿名文化和童年消逝等。同时,基恩也提到现在互联网研究存在的一些弱点需要特别警惕,例如历史感的匮乏、哗众取巧和对黄金时代的怀旧感。作为民主理论的长期研究者,基恩在讲座中特别提及“政治”的三层含义:与国家有关、与公众参与有关、与日常生活有关。在第四讲“Why Google is a Political Matter”中,基恩认为,谷歌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在政治的三个层面都有涵盖。在“Silence and Communication”的演讲中,基恩用“沉默和权力是兄弟或者姐妹”幽默地阐述沉默和权力的关系。
       讲习班的授课于4月15日结束,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基恩教授的五次主题富于体系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有助于我们了解政治传播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学生们也在讲习班中获益匪浅,离别之际纷纷请基恩教授签名和拍照留念。
       如想了解“未竟的传播革命”政治传播讲习班的演讲内容,请点击 《基恩教授政治传播讲习班》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