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 郑梓煜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视觉传播,摄影史,视觉文化,当代策展
联系方式:zhengzy23@mail.sysu.edu.cn
-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2013-2016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视觉传播方向 获博士学位
2008-2010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传播管理 获硕士学位
2004-2008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获学士学位
2024至今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020-2023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2017-2020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后/副研究员
2010-2016 《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高级编辑
- 学术兼职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研究员
- 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 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
-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推荐委员会委员
- 首届1839摄影奖评委
- 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
- 《摄影“中国化”的话语实践——兼与“美术革命”的错位交织》,《文艺研究》2021年第10期
- 《观看的分野——从郭熙的“三远法”到阿尔贝蒂的“锥体的横截面”》,《文艺研究》2020年第9期
- 《领土再现与空间实践:1935年民族扫墓节及西北考察中的摄影》,《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4期
- 《塑造凝视——“传播学-媒介学”视角下的设计》,《美术研究》2020年第2期
- 《艺术批评何以进入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文选>的启示》,《美术研究》2018年第4期
- 《酷刑与图画:中西方视觉传统中的肉身苦难》,《美术研究》2017年第2期
- 《釜底抽薪:从摄影出发的“去本体”实践》,《画刊》2021年第1期
- 《人、动物与图像:从猎杀役使到情感依赖》,《中国摄影》2020年第12期
- 《虚构与存证:视频聊天截图》,《画刊》2019年第10期
- 《肉身在刷屏,灵魂在出窍》,《中国摄影》2018年第5期
- 《逝者如斯:江河、影像与记忆》,《中国摄影》2018年第7期
- 《马格南手稿:让经典重回母体》,《中国摄影》2016年第10期
- 《身体的歧义——中国情境中的“荷兰当代摄影展”》,《中国摄影》2014年第7期
- 《观看的艺术与日常的影像——一种视觉的艺术生产以及日常观看的世俗泛化》,《美术观察》2019年第9期
著作出版
《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
科研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摄影艺术研究:新中国摄影发展史》(11AF005),(项目组第一成员,已结项)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新媒体冲击下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危机与转型研究》(2019M653252)(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新媒体冲击下新闻摄影的职业危机与转型研究》(18wkpy06)(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蒙特·纽霍尔的摄影史学方法研究》(18YJC760159),(项目组成员,已结项)
- 获奖与荣誉
- 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2022,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广东省人民政府
- 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2022,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中国优秀摄影策展人飞马奖提名,2013,大理国际影会/中国摄影家协会
- 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年度好新闻摄影类一等奖,2011
- 中国十佳图片编辑,2013,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
- 广东省年度最佳图片编辑,2013/2014两届,广东省记协
- 南都新闻奖金奖/银奖/铜奖(多次),2010-2014,南方都市报社
- 广东省摄影展银奖,2006,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