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媒介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媒介技术、媒介基础设施、媒介地理学、城市传播等。重点关注从物质性和空间视角,尤其是从基础设施、文化技艺等辩证性、系统性的媒介观出发,探讨媒介技术的社会与文化影响及其自身的变迁。

     经历简介:20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分别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曾供职于新华社、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在《国际新闻界》等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编著一部。

     讲授课程:《媒介地理》《质性研究方法》《新闻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

     联系方式:maowx5@mail.sysu.edu.cn

 

  • 科研成果

          论文:

  1. “空间”如何进入媒介研究:理论源流、研究路径与问题域.  新闻与写作, 2024, (07): 5-19.
  2. 平台出海背景下国际传播政经维度的裂隙与弥合.浙江学刊,2024,(03):102-111.
  3. Children Safety and Data Privacy in Globalized Homes with Smart Speakers: Comparison of Privacy Policie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IEEE Privacy & Security. 2023, 21(5): 6-17.
  4. 通关:作为障碍装置的边界基础设施与跨境流动. 国际新闻界, 2023,(3): 67-91.
  5. 器官投射:卡普的技术思想与智媒时代的人技关系. 现代出版, 2023,(04): 56-71.
  6. 职业书写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民国时期的中文打字机与女打字员. 妇女研究论丛, 2022,(6):67-83.
  7. 融合、连通与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媒介治理研究.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2022,1(1):134-145.
  8.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基层镜像:一个中国乡村舆论场的田野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6(3):78-91.
  9. 克莱默尔论媒介:从病毒、感知到人工智能. 国际新闻界,2021, (5), 125-141.
  10. 公共空间的共同生产:数字媒介如何形塑城市意象.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9), 31-39.
  11. 基于OTS坐标系的城市形象传播内容体系构建. 国家形象:“一带一路”与品牌中国.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12. 基于触媒理论的城市品牌化策略.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8, (05), 36-39.
  13.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者停驻行为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24):93-94.
  14. 场景理论视角下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识别系统构建.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 (02),36-39.
  15. 涵化理论视野下《纽约时报》涉藏报道批判.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 (01),61-62.

 

内参:

***********社交机器人********. 2023.

 

译著&编著:

吴璟薇&毛万熙(编). (2022).媒介与技术经典导读(第一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